防雷檢測報告的正確填法
發布日期:
2025-08-13

瀏覽次數:

0

防雷檢測報告是檢測機構向客戶提供的最終產品,也是檢測機構工作質量的最終體現,防雷檢測機構應準確、清晰和客觀報告進行的每一項檢測結果。檢測報告中有大量的數值需要填寫,但也存在不同檢測機構出具的報告書中數據格式、或同一家檢測機構出具的報告中數據格式也不統一,那么防雷檢測報告中對數據格式填寫有什么要求?01


01

基本要求

《建筑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GBT 21431-2015)8.2條對規定在檢測結果的判定時,用數值修約法將經計算或整理的各項檢測結果與相應的技術要求進行比較,判定各檢測項目是否合格。


02


02

什么是數值修約法?


數值修約(rounding off for values):在進行具體的數字運算前,通過省略原數值的最后若干位數字,調整保留的末位數字,使最后所得到的值最接近原數值的過程。現在被廣泛使用的數字修約規則主要有四舍五入規則和四舍六入五留雙規則。


03

防護裝置檢測報告對數據填寫要求

1.《新建雷電防護裝置檢測報告編制規范》(QX∕T 149-2021)5.3.3數值和單位中,檢測數據的計算和整理應按照數值修約法,其中:


  • 建(構)筑物和被保護物長寬高以及接閃器、引下線、接地體等大尺寸物體的長度計量單位用米(m),數值保留一位小數;

  • 防雷裝置材料(如扁鋼、圓鋼、角鋼、鋼板、電纜)直徑的計量單位用毫米(mm),截面積的計量單位用平方毫米(mm2),數值四舍五入取整;

  • 電阻值計量單位用歐姆(Ω),除過渡電阻值四舍五入后保留三位有效數外,其他電阻值保留一位小數。


2.《雷電防護裝置定期檢測報告編制規范》(QX∕T ?232—2019)5.2.2條計量單位與符號中要求采用數值修約比較法處理。詳細如下:


  • 建筑物和被保護物長寬高以及接閃器、引下線、接地體等大尺寸物體的長度計量單位用米(m),數值保留一位小數;

  • 扁鋼、圓鋼、角鋼、鋼板厚度、線截面半徑等的計量單位為(mm),數值直接取證不在保留小數;

  • 電阻值計量單位為歐姆(Ω),過渡電阻保留兩位小數,其他接地電阻保留一位小數。


需要注意的是《新建雷電防護裝置檢測報告編制規范》和《雷電防護裝置定期檢測報告編制規范》在對過渡電阻保留小數位上要求不一致,其中《新建雷電防護裝置檢測報告編制規范》要求保留三位,而《雷電防護裝置定期檢測報告編制規范》要求保留兩位。

3.另外數值填寫時一定要寫上單位,沒有單位的數字沒有實際物理意義,并且相對應的符號也要寫正確。如毫米(mm)不能寫成(MM)。數量千應用小寫k表示,不能寫成大寫的K,大寫表示為熱力學溫度單位。

04

檢測報告中填寫注意事項

有效數字錯誤:建筑物的長二十米,接地電阻三歐姆,錯填為“20m”,“3 ?”。建筑物和被保護物長、寬、高以及接閃器、引下線、接地體長度采用米(m)做計量單位,保留小數一位。扁鋼、圓鋼、角鋼、鋼板厚度、線截面積等表示規格的單位用毫米(mm)或平方毫米(mm2),取整數。電阻值單位用歐姆(?),除過渡電阻保留三位小數外其它電阻值一律保留一位小數。實際檢測工作表明對于大尺寸物體用米做單位,保留一位小數是依據了適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則,對于小尺寸的材料取整數是考慮了通用性的原則,而過渡電阻保留三位小數是因為在(GB 50057-2010)中有過渡電阻不大于0.030 ?的要求。所以本例應填為“20.0m”,“3.0 ?”。

空欄錯誤:檢測報告中沒有檢測的項目,沒有原始數據是可以不填寫數據的,但是不能為空欄,這是一份有效檢測報告的規范要求,所以空欄均應用“-”標識的原因。現在“-”表示不存在該項內容。而“/”表示該項內容無法檢測。經常會看到兩者混用的情況。
蓋章錯誤:檢測報告書錯蓋了檢測專用章。檢測報告書應有檢測員、校對人、審核人和技術負責人用黑色或藍色的鋼筆簽字,檢測報告書的“防雷裝置綜合質量檢測結論”欄應加蓋檢測單位公章。
時間格式錯誤:時間的示例:“2009-10-01至2010-11-01”,所以“09-10-1”、“2009-10-1”、“2009/10/01”等都是不符合規范要求的。


注:文章源于網絡

相關推薦